笔趣阁

设置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穿成炮灰皇子后 > 第 71 章

第 71 章

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利用萧谨行这个bug,云舒爽快地应下了帮忙盖宅子的事宜,并且亲自画了设计图。

大到院落布置,小到落地烛台的玻璃灯罩,全都设计了一番。

甚至家中的各种玻璃制品,都是让玻璃厂定做的。当老板就是这一点好,想要什么就让下面的人去做什么。

就在云舒画完设计图的时候,吕长史风风火火来到了云舒的书房,一见面就俯首行礼道:

“殿下,三日后就是谷雨了,您该准备一下了。”

吕长史近日也忙得很,要不是下面人提醒,他都要忘记籍田礼这件事了。

原先的籍田礼是帝王带领诸王及朝臣,在立春这日下地耕作,寓意春籍田而祈社稷,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

有封地的诸王,也可以在立春之后,选一个日子在自己封地办籍田礼,以示对农事的重视。

只是现在,连承安帝都将籍田礼当作普通的宴会礼,不再下地耕作。其他藩王就更不会举办这个对他们来说,是自降身份的活动。

西州在立春的时候,并没有办籍田礼,倒不是云舒觉得这是自降身份不愿干活,而是他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这种节日的存在。

况且那时候的西州百废待兴,连农田都没多少,吕长史也就没提。之后虽然开始开垦荒地,但是事情太多,又加上突勒来袭,籍田礼这事就一直耽搁了下来。

但是现在荒地已经开垦完毕,各种农家肥氨肥已经洒到地里,眼见着马上就可以播种了。吕长史觉得百姓们群情高涨,也是时候让殿下出来收拢一波民心了。

于是找人算了下吉日,定下了在谷雨这日办籍田礼。

云舒经吕长史提醒,才想来自己还要去种地。

虽然他没有种过地,但也在网上看到过不少关于古代农民种地的介绍。如果是用那些农具耕耕地,撒撒种子,盖盖土的话,倒也不算难事。

放下心来的云舒,转而问起了另一件事,“现在家家户户的种子都备好了吗?”

吕长史应道:“前些日子已经按照您的吩咐,去沙洲那边采买了上等的良种。眼下百姓们已经将这些良种买回家去,只等着播种了。”

“除了他们此前种过的高粱和粟米外,还有一些豆类的种子。”

云舒点了点头,现在的作物种类并不算太多。不像后世,还有玉米、辣椒、红薯之类的。

他在心里琢磨着,这些种子该怎么弄,要不要也找萧谨行抽抽奖?只是现在的信仰值不够抽奖,他也只能将这事先放下了。

云舒琢磨着还有哪些作物,可以在西州种植。

现今的大雍地图与他来的地方相差不大,就连山川河流的走势也很是相像。

在他那个时代,西州这边还能种什么呢?

云舒突然眼前一亮,问道:“长史,西州这边可种了棉花?”

吕长史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,他摇头道

:“不曾听说。殿下,这花不当吃不当喝的,咱们眼下还是吃穿要紧,种花赏花的事,还是日后再说吧。()”

吕长史还以为云舒想念起京都的牡丹了,这才出言规劝。

没想到云舒却笑道:这棉花是花也不是花。它虽然不能吃不能喝,但是却能用来穿。?()_[(()”

吕长史还没听明白,云舒就催促道:“你快去找个西州的农户来问问,这边可种植过棉花。”

吕长史一脸狐疑,哪有花能用来穿的?

但他已经不是那个以自己认知为准的吕衡了,殿下脑子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太多了,他已经被打脸打怕了。

吕长史着人去寻了西州当地的农户来。

不一会儿,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头就被带进了云舒的书房。

老头一见云舒就激动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那声音响得都让云舒怕他的膝盖磕坏了。

他挥了挥手让对方赶紧起身,随后问道:“不知西州可曾种过棉花,或是见过棉花?”

按照云舒的印象,棉花应当很早就在边境种植起来了,只是一直规模不大而已,就是不知道这个边境包不包括西州。

老头也没直说没有,他想了下回道:“不知殿下说的这个棉花,是何模样?咱们这里的很多东西,都与中原的叫法不同。”

云舒经过老头提醒才想起来,确实可能叫法不同。只不过不是老头以为的与中原叫法不同,而是这个时代的叫法与云舒那个时代的叫法不同。

他仔细地描述了一下棉花的样子,“大概三到四尺高,能结出绿色的果实,随着时间推移果实会变暗变硬炸开来,露出里面白色的长棉毛,这些长棉毛一拽就能掉落下来,雪白柔软……”

老头皱着眉绞尽脑汁想,就在云舒以为希望要落空的时候,就听到老头不确定地问道:

“不知殿下说的可是‘白叠子’?”

云舒也不知道对方说的白叠子到底是什么东西,于是问道:“你那里可有这个白叠子?”

老头赶紧点头,“有的有的,这白叠子原是我一个远方侄子种的,他送了我一些,我家老婆子喜欢那个雪白的样子,就留了下来。”

吕长史闻言,立即道:“赶紧取来瞧瞧。”

“好嘞好嘞。”老头忙不迭声地应着,说着就要撒腿往外跑,却被云舒叫住。

云舒笑着道:“你先别急,让长史派人骑马去你家取,比你两条腿快。”

派去老头家取白叠子的人很快就回来了,身后还跟着一位老妇人。老妇人手里抱着一只陶罐,一见云舒,就跟老头一样,扑通一声跪倒。

云舒被吓了云舒一跳,暗道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。

他赶紧让人起身,随后问道:“白叠子在哪?”

老妇人赶紧将怀里的陶罐塞到老头怀里,从护卫手里取过一张小襁褓。

“在这里。”说着她一用力,将这张襁褓给撕了开来,露出了里面白花花的东西。

云舒

() 惊喜万分。

这白叠子,果然就是棉花!

老妇人道:“老婆子我也不知道这白叠子能用来干什么,后来摸着挺软和,就给我小孙子做了这只襁褓,现在他大了,这襁褓也没什么用处,就被我收在了柜子里。”

云舒难掩脸上的喜意,问道:“你们可有这白叠子的种子?”

“有有有,”老妇人从老头手里夺过陶罐,一把塞到了云舒的怀里,“这里面全都是,都是侄子给的。”

老妇人接着说道:“这东西种出来之后,除了做襁褓,也不知道还能干什么,也就没让老头子种。”

这年头的人,对种子还是很珍惜的。虽然不种,但还是完完整整保留了下来。

云舒打开陶罐一看,是满满一罐子的棉花种子。

西州这边的人,牧民还是较多的,所以习惯使用羊毛做成的各种保暖衣物,根本没想到这样的棉花还可以代替羊毛。

当然了,最主要还是在他们看来,养了那么多羊,羊肉可以吃,羊毛可以保暖,仅有的田地,当然得用来种粮食才对。

吃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
云舒问了对方那位侄子住在哪,准备再去收购一些棉花种子。

当然他也不是白拿这一罐种子,而是给了这对老夫妇一百两。

“这一百两当中,只有一两银子是种子钱,剩下的九十九两是你们献种子的信息费。”

老夫妇两简直是喜出望外,他们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只的银锭。只是惊喜之后,老妇人又为难道:“殿下,这银子能不能换成铜板?”

这年头小老百姓们出门花钱,都是用的铜板,一百两的银子,就算给出去,别人也找不开,还不安全。

云舒倒是忘了这茬,笑着道:“当然可以。”

两位老人也没有将银子全部换成铜板,而是换了十几贯后,其他的换成了碎银。

直到送走了这对老夫妇,吕长史才问道:“殿下,这棉花到底有何特别之处?”

吕长史完全不能理解,殿下一出手就是一百两,而且还不是买种子,只是为买种子信息。

云舒抱着陶罐爱不释手,“这呀,是可以一年四季穿在身上的衣服。”

“棉花塞在衣服夹层里就是冬季的棉衣,保暖性非常好,不比羊毛差。塞在被子里,就是冬日里最暖和的棉被。”

吕长史:“可是那也只有冬天能用,眼见着都快要入夏了。”

云舒摇头,“这棉花花絮还可以纺成线,棉线可以织成棉布,而用棉布做成的衣服,比麻衣更加柔软舒适,虽然不及丝绸光滑,但却比丝绸便宜多了。”

吕长史睁大了眼睛,“殿下的意思是说,除了丝绸麻布以外,它可以织成另一种布?”

云舒点头。

他已经想好了,现在的西州,这一季还是得以种粮食为主,并不适合大量种植棉花。等到粮食产量上来,并且开垦出更多的荒地后,再推广棉花种植。

但西州百姓那边种不了,但是西州军可以种啊!

萧谨行此前分了一半的西州军去种粮食,那粮食绝对是够吃了,完全可以分出一小块地来种棉花。

况且有了棉花后,等到了冬季,西州军也可以换新的冬衣了。

当然了,云舒最主要的还是想找人给自己种。

咳咳,到时候他可以问西州军收购棉花嘛。

萧谨行这几日又去巡防了,于是云舒只能等他回来再说。

云舒想了想又道:“长史,你去出个公告,就说,只要是西州不曾见过的种子,献到府衙经过评估后,确认种子有用,就奖励提供信息的人一百两。”

云舒之前还想着要不要找萧谨行抽奖,但现在想想,很多种子在这个世界都是有的,只是没有流传到大雍罢了,或者是有,但是没有人知道它们的用处,就会忽略他们。

比如辣椒,一开始有人嫌他辣,觉得不能入口,就不会去种它。

但是现在他将这个悬赏挂出去,肯定会有人用一些不曾见过的种子来换奖励。那可是一百两,只要种子有用,一辈子都可以不用再努力了!

重赏之下必有勇夫!

果然,这个公告放出去的三日,府衙农事科的门槛,都快要被踏破了。

只是这三日,并没有像棉花一样的种子再出现。

-

云舒让吕长史发了公告后,就随着管农事的官员去了地里,熟悉一下三日后将要干的活。毕竟到时候肯定有不少百姓围观,若是他什么都不会,到时闹了笑话就不好了。

只是等云舒到了地里,看着空空的一片田地,以及田边的几样工具时,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。

负责农事的官员见他站着没动,以为殿下是不会使用工具,特地上前来介绍用法,“殿下,这是耦犁,用来翻地的。这是用来开沟的,这是种子,一手拿篮子,一手抓种子,撒进沟里就可以了。”

那人说完,还宽慰道:“殿下放心,有我们在呢,到时您只需要撒种子就行。”

籍田礼自然不是云舒一个人干活,王府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,都得来帮忙。

让云舒发愣的不是活太脏太累,而是他发现现在的农具也太过简陋了。

就这翻地的耦犁,居然需要两牛三人才能使用,其中两头牛在前面拉动梨,三人当中一人牵牛一人扶犁一人按辕。

翻地就已经如此麻烦了,更别说开沟和播种了。

现在的播种早已经不是种子随便撒,而是需要根据作物的行间距,开出一条条的沟,然后将种子撒在里面。

所以翻完地后,还需要挖好沟,再一行一行地弯腰撒种子。

可是这一块地,别说翻地了,就单单是开沟撒种子,一个人一天都干不完。

更别说这些官员了,他们可不是那些干惯了农活的,就他们这年纪再加上常年拿笔杆子,估摸着力气还没有云舒大呢。

云舒:这一块地,不会一天都干不完吧?!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