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设置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扎西德勒 > 第9章 洁白的哈达(3)

第9章 洁白的哈达(3)

饶文博醒来时,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。平时他很少这样,即使节假日他总是也起的很早,“早起的鸟儿有食吃”是他的座右铭,不过今天早饭肯定是赶不上了。昨晚他又吐了,耳朵一直嗡嗡直响,像机器轰鸣的声音,所以今天他难得睡了一个懒觉。

他从床上下来,打开窗帘,抬起头,强烈的阳光一下子就射到了他的眼睛里。他住在六楼,宾馆又在山脚下,所以紫外线很强。他赶忙低下头,眯着眼睛判断了一下太阳的方位。此时的太阳正上偏东南,这不是他的方向感判定的,而是根据北京时间所判定。他不喜欢没有方向感的生活,对东南西北,以及自己这个中的位置的掌握,让他拥有了一种独特的安全感,有一种人生尽在掌握的感觉。

他又拿出手机,打开相机程序,把太阳和山脚下的德格定格在其中。鳞次栉比的低矮民居,高低起伏、错落有致在排列在山脚下,红白相间的墙体,金光闪闪的屋顶,云雾缥缈的天空,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视野的油画。他在朋友圈里写道:“奋斗的青春,美丽的德格,加油!”

洗漱完毕,走下楼去,看见毛华盛正在宾馆大厅里在和几个当地的同志聊天。领导起的比自己早,对于下级来说本身就是鞭策。这让他有些过意不去。正不知道接下来打招呼时该说些什么,毛华盛倒是先看到了他,关心地问道:“小饶,身体怎么样了,好点了吗?”

“谢谢领导关心,好多了,基本上没事儿了。”

“可不能大意啊,刚到高原地带,高原发应容易反反复复,一定要多休息。”

“好的。”

吃过午饭,清点完人数,一行人坐车前往县委开会。县委书记李克功,县长扎西平措热情地迎接了他们。县委书记李克功比毛华盛年长几岁,今年刚调到德格县,上来就握住毛华盛的手,笑着说道:“华盛同志欢迎你啊!我这个刚调到藏区的县委书记,和你这个刚来的援藏的副县长,咱们以后可要共同学习,共同进步啊!”

“第四批成都市高新区援藏干部任职大会”在部委四楼会议室隆重召开,县委各部委、县直各机关,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重要领导莅临参会。县委书记、县长发完言后,依次为每一个援藏队员颁发任命书。他们这批干部分别被派往政府、教育、卫生、文化、农牧业、旅游等部门工作。其中,毛华盛从县委书记李克功的手中接过“德格县人民政府副县长”的任命书,付雪珍被任命为“德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科员”,饶文博被任命为“德格县人民政府格达乡副乡长”,李鑫被任命为“德格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”、杨韵被任命为“德格县德格乡中心小学语文老师”,李鑫和杨韵的任命书毛华盛代为保管。最后,作为领队的毛华盛代表全体援藏干部进行了精彩的发言,尤其讲到二次援藏时,现场的观众给予了雷鸣般的掌声。

在一连串的掌声中,台下饶文博既感到心潮澎湃,又稍稍有些失落。他多想站在台上发言的人是自己啊!他暗暗下定决心,要向毛副县长学习,甚至要比他做的更好,进步的更快。

第二天,按照原计划,所有的援藏干部聚在一起学习,由当地的干部和老师来为大家讲解德格的大致情况。从历史沿革、行政区域、地理环境、自然资源到人口民族、经济发展、文化旅游、著名人物,大家对德格有了初步的认识。

说到德格的历史,毛华盛想起了他看过的一些关于德格的书籍。他是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,按理说对中国各地区的历史应该了如指掌,但事实并非如此,他对藏族文化历史的了解并不比一般的大学生多多少,直到第一次援藏德格时,他才开始系统地了解这方面的历史文化。

按方言划分,中国有三大藏区:卫藏、康巴、安多。藏区有典:“法域“‘卫藏’”,马域‘安多’,人域‘康巴’”。也就说:“卫藏的宗教、康巴的人、安多的马”。卫藏藏区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拉萨市、那曲市、日喀则市、阿里地区,山南市和林芝市西部,以宗教而闻名,所以被称为法域卫藏。安多藏区的范围,大致包括四川阿坝州(部分)、甘肃甘南州,天祝藏族自治县、青海除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区域。它们全部位于藏族分布区的边缘地带。这里又许多优质的天然牧场,是一个产宝马的地区,所以被称为马域安多。康巴藏区位于横断山区的大山大河夹峙之中(即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(部分)、木里藏族自治县,西藏的昌都市,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,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),康巴最有名的是康巴人,康定的汉子丹巴的女子,男人们彪悍勇猛,女人们美丽多情,个个爱恨分明,所以又被称为人域康巴。

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康巴文化的中心,而德格又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区。这里四周高山环绕,一条河流自西北而南环绕、奔腾而过,地形易守难攻。有草场,有耕地,有森林,有河流湖泊,物产富饶,自古以来就是风水宝地。唐朝时,这里就建立土司制度。兴盛时期,德格土司号称拥有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得到了朝廷的三品官职。所以直到今天,当地群众还自豪地称“天德格,地德格”,意思是天是德格的天,地是德格的地,德格是一片如天地一般宽阔的地方。

在毛华盛看来,一个优秀援藏干部,必须了解康巴文化,必须了解德格的历史,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当地的群众相处,最后打成一片。然而,对于德格的历史文化,饶文博并没有多少兴趣,他更关心的是两百多公里外的格达乡,那里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,那里的贫困群众究竟有多少,自己又该如何带领群众们发家致富。因为命运已经决定,未来的两年时间里,他将和那片土地紧紧地捆绑在一起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