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设置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清穿之四爷宠妃 > 分节阅读_16

分节阅读_16

了呗不过四爷只是想想,谁敢说。

四爷还是把李絮的哥哥塞进军中了,连带着自家的几个得用的奴才一并塞进去。慢慢熬资历去吧。

这倒不是四爷精明,各家皇子军中都是有人的,不过最后得用不得用,不好说,就但愿塞进去的这几个都是聪明伶俐有运道的。

李阔要进军中,就得今年,总不能要开打才进来。

所以婚事要么提前,要么延后,与苏州守备府孙家一商议,孙老爷子乐的合不拢嘴,且不说李家这位姑娘有没有大运道,单说四爷能把李阔塞进军中正五品的官职,就不亏他家姑娘,自家这毕竟是个庶女,如今这李家的儿子可是稀罕得紧,就是赶着娶个哪家的嫡出小姐,也是能的。何况,他妹子受四阿哥宠爱,以后在生下个一男半女的,李阔还能再进一步。里外里不亏啊

这么想,怎么能延后呢,提前于是本该是八月的婚礼,七月半就办了,然后就叫小两口上京。

京城的宅子是孙大人出资买的,三进小院。丫鬟婆子也不缺,李家买了一批,李絮又央着四爷给做了脸,送了一应家具摆设。家丁护院一个不少,等李阔去了蒙古,家里也是安心的。李絮又死活那把两万了塞给了哥哥,这才算安心了。

那孙家小姐倒也能干,头回当家做主,一点也不显生,婆婆公公在江南,她也照料着,就连小姑子十月里要嫁到京城,也是早早就预备着,顺带替李絮也预备起一应东西来。

世上的事总是两好合一好,嫂子争气,李絮面上有光,心里也顺畅,往回写的信,就夸这嫂子能干。

这般,闺女夸,额娘自然欢喜,婆婆欢喜了,儿媳妇也欢喜,循环下来,一家子都顺心。

李夫人最担心的闺女如今不仅能通信,庶子也在身边,不时能通个消息,才是舒心,就等着十月里嫁大闺女了。

四爷忙,后院就来的少,但凡来,孩子是必看的,大李氏那看过后却不留宿。初一十五歇在福晋屋里,平时还是李絮这最多。

她依旧是后院的翘楚。

、46第46章 汪氏崭露头角

眼见八月十五要来了,府上送礼的比去岁多了一倍。四爷有了活,收入就多了。福晋打理着礼单,也与荣有焉。四爷风光,她才风光不是

礼单里有一份比较特别,指明是送到福晋手上的。却不是送四爷府。

一份礼单,一份帖子,简单,却清楚。

福晋打开,就见女子的一手簪花小凯,既是工整,言语也清楚,既不谄媚,还显出客气恭敬。

大概意思就是时近中秋,给福晋送礼。也无甚好送,金银不稀罕,衣料外间的比不上府里,想来想去不如送心意。

皇觉寺历来最灵,就替福晋上了香,求了个香囊。多子多福的意兆。另给大阿哥打的纯金项圈带着长命锁,手镯子,脚镯子一套。给大阿哥求得香囊却是长命百岁的。

还有就是中秋送月饼,府里虽样样金贵不稀奇,到底是奴才们的心意。做的稀罕口味,稀罕样子,福晋瞧瞧也是好的。

再送上些女子与孩子爱吃的稀罕零嘴儿,福晋权当尝鲜。再一个,府里的汪氏与奴才家妹妹李氏交好,怎么也不该落下的,并也送些月饼吃食。

最后,妹子嘴馋,爱吃些零嘴儿,便稍带给她些,到底是府里的人,还该有规矩。

最后,遥祝福晋康健。

福晋放下这帖子,使人拿来月饼,一个紫檀木盒子里拜的十二个形态各异的娃娃,倒是十分有趣生动。

那香囊也是正经皇觉寺求来的。福晋虽比李絮大,到底是女子,也爱个零嘴儿,看着那各色蜜饯,果脯,肉铺,等等也觉着开胃。

福晋深觉得小李氏这嫂子会做人。

这是又替小李氏做了好人,又做了她男人作为四爷奴才的本分。别看只是吃食零嘴儿,那大李氏父亲送来东西,可从没走过福晋的门路。

如今这孙氏送礼却妥帖。

府里两个阿哥,她要是都送,难免显得敷衍。明知道大阿哥非福晋所出,却还是送礼送来福晋这。而对大阿哥生母宋氏,绝口不提。

那汪氏无宠无子,却因着与小李氏交好,就得了一份礼。妥帖人啊

李絮拿到那零嘴儿的时候,开心极了。倒也没忘了给那两个侍妾送去点,各色月饼不管是府里的还是嫂子给的也都包了点。又各拿了两匹寻常花色的衣料子给她们做衣服。

汪氏无宠尚且艰难,何况是侍妾呢,能拉就拉一把,除了四爷不能让,物质上的,李絮乐于做好人。

四爷知道了不过一笑,小东西实在无甚心机,就是手松还迷糊,怕是连自己多少月银也不清楚的。小东西没银子花了就管敢管自己要,实在是个不一般的小东西。

四爷虽不喜自个银子都落在奴才们腰包里,但是也乐于满足小东西,到底她也败不了多少。权当是哄她玩呢。可以说,四爷养李絮,养的很有成就感。

十五,四爷与福晋进宫领宴回来天刚黑。府里的宴席也摆起来了。

宫里德妃大约是觉得四爷今年长脸了,连着捧了几句,于是四爷一路好心情。

回了府里看啥都顺眼。宴席上看着自家的女人都打扮的花蝴蝶似的,看着也舒心快意。

三个孩子也都漂亮干净,就两个侍妾,也收拾的雅致大方。

十五夜里,四爷要留宿福晋这的,可惜福晋来了小日子。

“爷今日开怀,何苦独自回了前院要不去小李氏那她伺候的一向好。不然汪氏那也可以,就是两个侍妾那,也能走走,大李氏不巧,和妾一样,小日子来了。”福晋一脸笑意的替四爷换衣服。

四爷高兴,对福晋的话也无可无不可的便说了句“今日就由着福晋安排吧。”

福晋听了这话,也笑着道“那臣妾可得好好安排安排。臣妾派人去汪氏那告诉一声,爷先用盏茶缓缓。”刚才酒席上,四爷多用了两杯。

四爷点点头,接过茶盏,坐着。

见四爷答应了,福晋也是高兴,到底不是非去小李氏那不可,福晋倒不是要捧着汪氏,只是后院里到底要平分秋色才好。

过了两刻钟,四爷带着苏培盛去了汪氏的小院。

连着三天,都在汪氏那安置,府里的风向就变了。多是说小李氏不成了,汪氏本就长得极好,如今四爷宠上汪氏,怕是小李氏就是昨日黄花。

这流言倒不是没根据,说到底,李絮根基不稳,还无子嗣。但是到底日子还浅,府里下人们也不敢现在就给小李格格难看。

几天过后,四爷又不进后院了,毕竟忙,九月初圣驾回銮,忙着接驾也是一桩事。

皇上回来后,忙的更厉害。几乎是天天御书房议事,被直郡王撇下的一众皇子,也被拉了来。

议定来年二月出兵葛尔丹,再无更改,粮草征调也基本到位,将士们新衣新鞋也最后赶制了。一切都能在年底预备起来,就等安稳过了这个年了。

整个九月四爷忙的很,有时候不在府里过夜,不是在太子的毓庆宫,就是直郡王府,还有一回不得已留宿在德妃宫里。

十五那天回了府,午膳在李絮这用的,晚膳去了福晋那,却没留宿,又回前院忙去了。

此时,风向又变了,说四爷忙成这样,也没忘了小李格格,可见小李格格还是受宠的。

再说李絮这里,四爷去了汪氏那她倒也不见得多难过。毕竟早有认知,怎么可能独宠呢

无聊是真的,看书看得烦了也无事可做,下棋吧,找不到对手,弹琴吧,懒得。写字画画也不能一直玩。

李絮森森的觉得,作为穿越女,该是苏一把的时候了。

她打算把扑克牌和麻将做出来。

木有硬纸片薄木片代替。木有塑料檀木敦敦代替。

如此吩咐下去没几天,她就见到了一副檀木的麻将,她叫人掏了麻将的木头瓤,塞进去铁块,就沉沉的了。

那薄木片做的扑克牌也极好。洗牌的时候牌面向下,放桌上呼噜呗。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滴。

、47第47章 依旧

如此之后,李絮就每天和汪氏她们愉快滴玩耍了。

那两个侍妾也是常来的,渐渐也知道李絮这人没心眼,直来直往的,倒愿意和她亲近。

汪氏因为被四爷幸了,再见李絮就有点尴尬,倒是李絮大方。几次三番,汪氏也就恢复了。

为这事,巧云巧月好大的不痛快。

“格格,还叫她来,这等小人”巧月跳着脚生气。

“别生气,只看她见了我还尴尬,而不是自然也值得叫她来,你们也别这么说,她如何也是主子。不管是她,即便是那两个侍妾,你们也要尊敬些,咱们院子里的人,不管我受宠还是不受宠,都不许生是非。”

李絮慢吞吞的的教育巧月。

“格格就是心善,也是奴婢们有福气跟着格格,一日也没受过委屈。”巧云这话说的倒是真心。除了格格小产那回挨了板子,其他时候,除了赏赐多多,竟无一丝委屈,格格脾气好,从不打骂下人。听说大李氏那的大丫头清河,经常肿着脸出来呢。

“跟着我,受了外头的气,我能帮你们撑着自然撑着。在我这里,只要不是大错,平常事,谁没个失手只要你们与我一心,就行了。”李絮摆弄着手上的玩意儿,似是平淡说这些话。

细想李絮运气好。院子里这些奴婢她从不管教的。却因着她心善好脾气,反倒人人认真做事。

也是巧云巧月,主子好脾气,那地下人就越要好好的,别叫主子这好脾气反倒盖了自家脸面。

往后多少年,李絮这不管添新人还是不添,竟成了四爷后院篱笆扎的最紧的地方,油泼不进。就连四爷想打探点私密,都费劲。明着问,四爷是主子,谁也不敢不说。想偷着打探,没门。

今年冬天长,九月底就下了第一场雪,颂金节四爷和福晋顶着雪进宫。

奉先殿前,大清朝最尊贵的一群人,从康熙老爷子到康熙老爷子的儿子媳妇,都跪在雪里。

康熙爷念着祝词,铿锵有力。

众人都冷的不行,却忍着,老爷子都忍着,谁敢拆台

好容易跪的时间够了,众人身上已经有了积雪,起来的时候,也有不稳的,女眷们多数都晃荡。

于是这日中午,膳食还没上,就一人先发了一碗姜汤。

这日后,京里龙子凤孙以及媳妇们病了一半,但是却无一个敢请太医的,老爷子没事,下面谁敢病

都是轻的吃些药丸子了事,重的偷偷请外头郎中。一时间,京城郎中出诊费倒是高了一半。这是后话。

且说当下,还是照旧,男的前殿,女眷后宫找各家母妃去。

乾清宫中,气氛十分好。因为年后要打仗,今年颂金节进来的,就有新晋的武官。这些三品四品极少进宫饮宴,如今个个红光满面,精神焕发。

“皇阿玛,都说瑞雪兆丰年。皇阿玛今年说了打葛尔丹,今年这雪就来的又早又多。这是吉兆,想必年后不仅征葛尔丹大捷。就连咱们大清的良田也是增收不少,百姓们必然要开心的。”太子爷举杯“儿臣敬皇阿玛,祝皇阿玛身体康健,祝大清国祚绵长”

康熙老爷子笑的合不拢嘴“好好好,太子一番话,但愿都成真,百姓辛苦一年,就盼着五谷丰登来,大家满饮此杯。”

康熙爷豪气一发,下面众人皆举杯站起来。说着各种祝福的话,一饮而尽。

前朝君臣欢庆,后宫也喜气洋洋的。

德妃宫中,还是那原来几人,成嫔对德妃敬意更多了两分,原因就是四爷年初的时候给七爷的府邸多加照拂。

德妃被成嫔捧着,自然心里高兴。

一宫主位高兴了,那自然无人不高兴。

“老四家的,本宫那两个孙儿,满周岁了吧本宫很是想见见,不过还是忍忍,等大些再说。”

“多谢娘娘记挂着,都好得很,大阿哥身子弱些,这半年倒是没生病。慢慢养着就好了。二阿哥壮实,小格格也十分乖巧懂事。”福晋端着无懈可击的笑应答。

德妃皱眉“那个宋氏,以后就不要让他服侍老四了,真真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