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设置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清穿之小仙女 > 第五十九章

第五十九章

黄家村。

黄莲她娘一个人忙活着家里地头的事已经够累了,儿子还天天要吃肉, 一旦没有就开始发脾气。

这天因为去晚了, 附近的肉摊已经没有肉卖, 黄莲她娘就没做肉菜。

“全都是菜, 你准备喂鸡呢?”儿子回来看到桌上一片绿色,不高兴的道。

“天热,肉已经卖完了。”黄莲她娘用衣摆擦着手,小声解释。

儿子理所当然的道:“那你不会早点去买?这菜我可吃不下, 你现在去村里人那买只鸡回来。”

村里人家的鸡都是留着下蛋的,不多花点钱, 哪个也不愿意卖。

而他们家,哪还有那个闲钱能买的起鸡……

不由自主的想起女儿在家的日子,黄莲她娘叹息一声, 劝道:“先凑合着吃,等明天娘早点去买肉。”说完, 她在条凳上坐下,准备拿起碗筷。

“吃个屁吃!”见她不去买鸡,儿子一把将桌上的菜全部挥到地上,发出砰隆啪啦的声音。

将菜毁完, 儿子跑进厨房翻到两个饼, 拿着就一溜烟跑出去。

望着地上的一片狼藉,黄莲她娘悲从中来:“他怎么变成这样?”

一面哭,她一面回想着儿子刚来时的情景,那会女儿还在家, 儿子嘴甜的一口一个“娘”和“姐姐”,还时不时说“来到这个家真好”之类的话,完全不像现在……

哭着哭着,她又恼恨起女儿来,觉得若是她不走,自己也不会那么累,儿子也不会变成这样。

想到最近村里人说的话,黄莲她娘伸手抹干眼泪,决定要去把女儿找回来。

听说她要去找黄莲回来,之前在客栈外看热闹的人想着“母女俩哪有隔夜仇”,于是热情的表示可以给她带路。

儿子听说她要将会做好吃的又会赚钱的姐姐找回来,重新变得嘴甜起来。

见此,本还有些犹豫的黄莲她娘立刻就跟着人进城。

“你要找黄姑娘?她早就跟人一起离开庆县了。”

等到客栈外,村里人帮着问店小二,那小二回答完,本来还想问他们与黄莲是什么关系,正好有客人进门,只能吞下话头赶紧过去接待:“客官,您打尖还是住店?”

“竟然走了?看来……”

村里人不由看向失魂落魄的黄莲她娘,觉得她也挺活该。

毕竟黄莲性格虽不讨喜,但对当她这个娘还是孝顺的,尤其是一个丫头片子竟然能撑起家来,村里人嘴上说的难听,实际上心里哪个不羡慕她。

结果她倒好,听了人的挑拨,竟然为了过继一个明显养不熟的儿子,直接将女儿气走。

之前还好说,如今人离开庆城,这个女儿她算是彻底没有了,如今怕是后悔也没用。

“哭什么,当初是你自己要儿子不要女儿,现在还是好好把儿子的心笼着吧,不然要是儿子也跑了,那你真是哭死都没用。”村里人看到她哭起来,难得给了一句忠告。

话虽这么说,实际上村里人觉得,她那儿子哪怕不跑,等她老了也未必会管她。

黄莲不知道便宜娘已经后悔,当然,哪怕知道,她如今也不会在乎。

此时,她已经与言晏晏一同到达丽县。

这里不愧是处州府的主县城,比起庆县要繁华得多,从街上的行人与两旁的店铺可以看出来,这里的百姓生活条件也比庆县好。

“这里的酒楼饭馆还挺多。”

马车上,黄莲从进城就掀开车帘关注街上的店铺,发现一眼扫去就能看到三四家酒楼饭馆。

“以你的厨艺,有竞争也不用怕。”言晏晏跟着往外看了一眼后道。

得到她的认同,黄莲还是很高兴的,不过她也不敢小瞧这些店,毕竟他们比自己更了解当地人的口味与喜好。而且能在酒楼做菜的厨子,厨艺都不差,说不定有的比自己还好,她所能依仗的也不过是“新奇”二字。

到达丽县后,处州知府的亲信,那位杨师爷代自家大人邀请言晏晏等人去府衙落脚。

觉得不方便的言晏晏摇头后,腊梅开口拒绝。

如此,杨师爷只能带着人去城里最大最好的客栈。

“杨师爷,什么风把您吹来了。”掌柜的看到他,态度热情的亲自相迎。

杨师爷没功夫与他寒暄,直接道:“将客栈的客人全部清出去,有贵人要在你这住。”

能让他称之为“贵人”,那肯定是有来历的,掌柜也没有多问,直接吩咐伙计好好与客人说一声,带他们去别处住。

“不用这么麻烦,将后院空出来就是。”听到他们的话,言晏晏道。

“多谢贵人。”听到她的话,掌柜的看向杨师爷,见他没说什么,当即拱手道谢。

能住得起他家客栈的,都是不缺钱的人,就这么将人往外赶还是很得罪人的,如果只用将后院空出来,那就方便得多。

安顿好后,言晏晏与杨师爷道:“一路辛苦了,这里也没什么事,你先回家去吧。”

“那您要是有什么吩咐,直接派人去府衙说一声,在下先告辞。”

杨师爷离开时,手里还多了一份礼,心里很是受宠若惊。

回到府衙后,他想着路上好像听那位“黄姑娘”要开店,吩咐人将官牙叫过来,准备帮着找一些合适的铺子送过去方便她挑选。

收到杨师爷送来的册子,黄莲倒是挺高兴,毕竟能省下不少功夫。

“这家店大小和布局倒是不错……”

“嗯,就是位置有些偏。”

“你看这家怎么样?”

二人对着册子选好几处合适的铺子后,便联系官牙去看房。

官牙被杨师爷提点过,带她们看房时十分尽心,对几处铺子的情况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
最终,二人商量后选择了东街的一处位置不错的两层店铺。

买好店后,接下来自然要准备装修,一事不烦二主,便直接让官牙帮着找来相关工匠和店里需要的人手。

至于店面的布局图,则由二人商量,言晏晏动笔画下来。

一开始合伙只是为了帮她,但现在亲自参与选店、布置,言晏晏不免对这家店多上了几分心。

在画完图纸,工匠们开始装修时,她陪着黄莲一起去城里品尝各家酒楼饭馆的菜品。

“这家的红烧狮子头做得不错,特别是这个汁……”

言晏晏尝了一筷后道:“汁调得确实不错,不过狮子头口感稍微干了些。”

言晏晏身边人虽不少,但她们都要讲规矩,平时基本上都是自己一个人用饭,如今和她一起边吃边聊,才重新找到寻访美食的快乐。

等到店铺按照二人的想法布置好时,她们已经尝遍城内的美食。

二十六日,大吉,宜开业。

丽城东街,一家名为“宴楼”的酒楼在这日开张,门口的鞭炮声与锣鼓声吸引了许多百姓过来围观。

“宴楼”的名字是黄莲取的,既有宴会之楼的意思,又与言晏晏的名字同音。

楼里的布置还是以古代的审美为主,不过细节上却添上不少现代特点,楼里的小二也都统一了服饰。

除之之外,楼里还请了一个掌柜和几个厨子,所以菜单上不光有黄莲拿手的菜,也有本地的特色菜。

“今日宴楼开张大吉,每位进来用饭的贵客送竹叶青一壶,下酒菜三样。”鞭炮声停止后,站在门口的掌柜朝在场的人拱手问好。

“恭喜恭喜!”杨师爷在他说完后,将礼物递上。

“多谢您!”掌柜道谢后,与他寒暄两句,亲自招待他上楼。

听到送酒送菜,不少觉得这家店还不错的人走进店里,被小二面带微笑的引到位置上,倒好茶水后,递给他们菜单。

“这倒是挺有意思的。”客人下意识的接过菜单打开,看到上面画出来的菜品,与旁边的朋友道。

“确实。”朋友感兴趣的凑过来与他一起看。

时下的酒楼饭馆,有的会将店里的菜式写在木板上挂于墙上,但大部分还是靠小二报菜名,这带着图画的菜单可不是有意思。

“这个,这个,还有这两个,就上这几个菜。”客人点着菜单道。

“客官,后边这两个菜用的是我们店里的秘方,口感比放茱萸的菜要辣得多,请问您能吃辣吗?”小二记下他们点的菜后提醒。

“放心,我就是看到旁边写的口味才点的。”客人道。

二楼,看到已经有不少客人进店,黄莲起身道:“我先去厨房,你待会有什么想吃的让人来说一声。”

“好的,你快去吧。”言晏晏点头道。

她从包间里离开后,言晏晏又观察了一会,发现大堂里人越来越多,这才收回目光。

桌上除了瓜果茶点,还有言晏晏最爱的小鱼干,她拿出本书来一边看,一边吃,偶尔关注一下大堂里的情况。

最开始点菜的客人菜已经上桌了,那股麻辣的香味儿飘散出去,引得周围的人不由都看过来。

“您的菜齐了,这是送您的竹叶青和小菜,客官请慢用。”小二说完,见客人已经被桌上的菜吸引全部注意,微笑着端着托盘离开。

桌上的菜色香味俱全,这桌客人先将筷子伸向那两道据说很辣的菜。

他平日里就好一口辣味,喝汤都要厨子整把的往里面加茱萸,菜刚入口时,他还有些不以为然,等咀嚼了两下后,就忍不住吸了口气。

“怎么了?”同桌的人刚拿起筷子,听到动静后问。

“有点辣!”说完,他却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送进嘴里,觉得又辣又好吃。

“辣你还这么吃?”见他一边喊辣,一边吃了一口又一口,额头都有些冒汗,同桌的人好笑道。

“辣归辣,但真的好吃,吃了还想吃。”

听到他这么说,同桌的人也尝了一口,然后赶紧端起杯子喝水。

“嘶哈……确实好吃,但这哪是有点辣,简直太辣了。”喝完水,他放下空杯子,却没忍住继续往那盘子里夹。

周围的客人看到他们两吃得那么香,忍不住尝试的加了道同样的菜。

等到菜都渐渐上桌,客人们都开始吃起来后,大堂里没有聊天的声音,只有“嘶嘶”的吸气声和叫小二“添水”的声音。

言晏晏听到动静往下望去,看到那些客人一边被辣得吸气,一边还吃得停不下来,不由轻笑出声。

为了照顾这些没吃过辣椒的古人口味,黄莲已经做的是微微辣,然而除开个别人,其他客人一时还是没适应这个辣度。

路过宴楼门外的人,闻着香味,再听到酒楼里吸气的声音,好奇的走进来,然后也成了坐在里面吸气的一员。

好在这辣度确实不算高,基本上吃完菜后多喝两杯水或多吃几口饭就能缓解过来,客人们吃完后,擦着头上的汗,有一种十分爽快的感觉。

有客人在问过小二,得知这菜还能做得更辣后,起了促狭的心思,准备明日带朋友过来吃。

有这种促狭心思的人还不是一个两个,第二天,后厨的黄莲在收到好几次要求加辣的菜名,心里还挺惊讶,觉得没想到古代竟然有不少能吃辣的人。

二楼的言晏晏却看到,今天大堂里都有好几个客人被辣哭了,正想着微微辣而已,要不要那么夸张,听到同行的人放声大笑,才知道那是加辣的菜。

所以损友什么的,还真是不分时代。

言晏晏好笑的想着。

店里的环境好、服务周到,加上有自己的特色,没过多久就在城里火起来。

附近倒是有其他酒楼觉得宴楼抢了他们生意,但知道杨师爷在开业当天去送过礼后,倒也不敢搞什么小动作。

如此,宴楼也算在丽城站稳脚跟。

比起当初一个人在庆城时的磕磕绊绊,遇到她后,一切都再顺利不过,黄莲觉得她实在是自己的辛运女神。

钱是永远赚不完的,为了能有时间陪自家女神,黄莲考察了一番,又让言晏晏参考过后,选了一个厨子,将店里出自她手的招牌菜教给他。

当然,经历了那么多,黄莲还是留了一手,像各种酱料之类的配方,并没有教出去,而是由自己做好放在店里。

教会厨子后,黄莲就不用天天呆在厨房,可以空出时间陪言晏晏在附近游玩。同时,她也开始跟着言晏晏一起学习练字。

随着月亮一天圆过一天,中秋很快就近了。

想着趁中秋节可以靠月饼赚一笔钱的黄莲找人做了批木盒后,带领楼里的厨子们做出了各种口味的月饼。

其他传统口味的做得比较少,新奇一点的果蔬月饼做得多些。

等提前将月饼摆到楼里,五颜六色的果蔬月饼果然吸引了不少客人来买。

言晏晏也每样挑了不少,加上空间里的果子和在本地买的一些新鲜玩意一起,分别让人送往京城与草原。

京城。

每次收到她送来的东西,都是阿哥们特别开心的时候,这次也不例外。

“咦!是月饼。”十阿哥手快的打开一个盒子,忍不住拿起一个吃起来,“嗯,还挺好吃的。”

“中秋都快到了,她还不回来。”看到月饼,九阿哥想起来马上就要到中秋,一面拿起一块月饼一面道。

太子发现她又送了果子来,吩咐人去洗一盘出来,随后看着五颜六色的月饼,也拿了一块:“也不知皇阿玛中秋前回不回得来。”

“估计难赶回来。”想着这会离中秋也没多少天,三阿哥道。

说完,许是觉得这种月饼确实挺新奇,并不是多爱吃月饼的三阿哥也拿起一个绿色的,发现味道竟然还不错。

他们的月饼都是从十阿哥怀里的盒子内拿的,十阿哥低头,看到自己的月饼瞬间少了一排,不由对九阿哥嘀咕:“你们又不是没有,干嘛从我这拿!”

“一个月饼而已。”九阿哥白他一眼,当着他的面咬下手里的月饼。

“我与你换。”八阿哥将自己那份还没打开的递给他。

“还是八哥好!”闻言,十阿哥高兴的与他对换。

看到太子都吃上果子了,这傻子还在计较月饼,九阿哥吩咐人去给自己也洗一盘出来。

这红果如今也被称为仙子果,在京里可是难得的好东西。上次那些九阿哥还没吃够就被他额娘分走一半,这次决定还是赶紧先吃进肚子里再说。

三阿哥、五阿哥随后也吩咐下去,于是等十阿哥回头时,就发现他们都吃上果子了,不由“哎”了一声:“你们不厚道,吃果子都不喊我!”

“你自己没长嘴还是没长手?”九阿哥拍开他伸到自己盘子里的手。

往日里九阿哥对他还是很大方的,现在显然是计较他方才那句“还是八哥好”的话。

被拍的十阿哥也不在乎,转手去五阿哥盘子里抓了一把吃起来,“唔,还是这果子好吃。”

乌兰布通。

此地南有河,北有山,地势险要。

清军与准噶尔军在此交战,双方□□火炮齐出,最终噶尔丹部弹药告罄,噶尔丹率领残部仓皇撤退。

放虎归山终是大患,然派出的兵马没有第一时间追上,等人跑进草原中,再想抓就难了。

康熙为此大怒,随后也只得先向外宣布此次亲征胜利,并准备班师回朝。

经历过这场战争,不论是亲自领兵的大阿哥,还是随后也过几回场四阿哥都有了不小的成长。

言晏晏的东西,就是在大战结束时送到的。

看到她送来的月饼,大阿哥道:“已经中秋了吗?”

“还没有。”四阿哥摇头,“不过也快了。”

说完,他先打开言晏晏写的信看起来,见她问自己大概什么时候回京,准备等晚上就给她回一封信。

打仗时讲究不了那么多,大阿哥许久没好好坐下吃点心,于是打开一盒月饼吃起来,发现虽是甜口的,但味道还挺不错。

连吃了三个后,他才问道:“信里写了什么?”

“说了一些她那边的事,问我们何时回京。”四阿哥道。

大阿哥听完,第一反应就是——“她这是也准备要回京不成?”

“有可能。”四阿哥将信收好,接过苏培盛递来的帕子擦手后,也尝了一个月饼。

大阿哥又吃了一个红色的月饼后道:“她这是跑到哪个地方去了?竟然有这种用瓜果做的月饼。”

“在处州府,这种月饼是她身边的人做的,并不是当地的口味。”四阿哥解释道。

晚上,四阿哥拿起笔简单的讲了一下自己这边的情况后,告诉她应该很快就会回京。

该写的都写完后,四阿哥握着笔将信完整的看了一遍,还是在底下加了一句,问她可有回京的打算。

中秋当日,宴楼只开半天,等给掌柜与小二们发了红包和月饼后,店门便关了。

下午,黄莲和言晏晏带着人去城外观瓯江潮。

除开她们,城中也有许多人过来观潮,一时间,观潮的地方还挺热闹,慢慢的吸引了不少附近的村民过来摆摊,卖些茶水或小食。

言晏晏空间里吃食并不少,并不需要买附近的吃食,但看到一个头发斑白,腰都直不起来的老人费力的拎着一篮子野果过来,还是上前将那篮果子都买下来。

“这果子酸,你吃不了那么多的。”听到她全都要,老人提醒道。

走到近旁,言晏晏发现她手都有些抖,赶紧将篮子接过来:“没事,我喜欢吃酸。”

“我也爱吃酸,可惜现在老喽,牙不行,吃不得。”老人笑起来。

言晏晏将钱递过去,问她:“老人家,你家人呢?”

“娘,不是说让你不要来吗?你怎么就是不听!”

老人还没回答,一个中年男人跑过来,小心的扶着她。

“现在还能动就多走走,等到娘……”

“您别说不吉利的话。”中年人打断道。

“这钱我找不开,一点野果子而已,干脆送给你了。”老人将手里的银子递回去。

“我喜欢这果子,不用找了。”看到老人并不是生活无依,言晏晏放下心来,拎着篮子回到之前的地方。

这时候,潮水已经开始上涨,汹涌澎湃,让周围观潮的人不由发出感叹。

“好酸,拿回去做果酱吧。”黄莲从篮子里拿起一颗野果送进嘴里,酸得脸都皱起来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感谢灌溉[营养液]的小天使:

苗条淑女。 10瓶;
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