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设置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相敬如宾第六年 > 第 62 章 62

第 62 章 62

用过早膳,到中午时,霁徇踮脚看膳桌上摆的粽子和咸鸭蛋。

踮着踮着,小手扶着桌子腿借一借力。扶一会儿,跑去找一边的韶书。

“姐姐。()”

嗯?()”

“要粽子。”

“你又不爱吃,你要干嘛?”韶书看他。

早上嬷嬷给他剥了一个超级小的粽子,可他吃了两口就不爱吃了,这会儿倒是又要。

霁徇:“我吃。”

韶书哼笑。

霁徇凑过来,锲而不舍,“姐姐~”

他就是想拿着玩,可他够不着。

韶书摇头。

霁徇没办法,于是去找丫鬟,扯扯她的衣裳,说要。

被找的丫鬟犹豫了,不知道该不该给小主子拿,但接下来,看书姐朝她摆手无声说别给,也就只能讪讪表示爱莫能助了。

霁徇还一心以为她会给他拿呢,结果等了半天没等着,狐疑望她一眼。

丫鬟更加讪讪。

霁徇再扯扯,“拿。”

丫鬟纠结。

好在稍后不用她纠结了,因为夫人和二爷过来用膳了,随着两位主子进来,小主子的注意力马上被转移,拽着她衣裳的小手也马上松了,朝夫人那蹒跚跑去。

“阿娘!”

“嗯。”嬿央摸摸扑到她腿上来的小儿。

摸了摸,在他伸手要抱的动作里,顺势抱了抱,接着放他坐到他的凳子上去。

放好霁徇,吩咐丫鬟把他的吃食端来,放到他的小桌子上。

丫鬟应是。

这时,韶书和霁安已经从刚刚还在棋盘上推子玩的姿势,变成走来在桌边坐好,开饭。

其实韶书也不大爱吃粽子,但今日总归是端午,尝也得尝一两个。

所以在丫鬟拿剪子剪粽绳时,说:“给我拿个最小的,大了我吃不完。”

“是,小姐。”

霁安也说:“我也要个小的。”他不习惯把粽子当主食,粽子吃多了,等会儿他就吃不下饭了。

丫鬟于是又挑个小的。

与此同时,霁徇心心念念要个大个的,所以对于此时自己小桌上连个粽子的影子都没有,伸长了小脖子望阿娘,又马上自己颠颠跑来,离了自己的位置到这边来抓嬿央的衣裳。同时还踮脚,眼巴巴昂着脑袋看自己压根够不着的桌面,“阿娘,我,我没有。”

嬿央和韶书之前答他的答案是一样的,“你又不爱吃,还要?”

早上小儿子吃粽子时是个什么模样,她可记得清清楚楚。

霁徇:“我吃。”

小手抓紧了,把嬿央的衣裳抓成一团。

嬿央后来看他一直站在这不肯走,没办法,便脱了他的小鞋子把他抱在怀里坐着。

顺带,夹一点点粽子喂他,“不许吐了。”

早上吃第三口时他就吐了出来,不肯吃

() 。

“好。()”应的非常乖。

而再次尝到好像忽然觉得也不是太好吃的味道,霁徇再也没嚷过要粽子了。

倒是又抬头指指咸鸭蛋,让阿娘给他一个鸭蛋。

嬿央没给他咸鸭蛋,虽然这鸭蛋腌的不算太咸,但以小孩子的舌头来说肯定一口就能齁着,没看早上韶书还说咸了,最后只吃蛋黄。

给了他一个茶叶蛋,拿好,别掉了知不知道??()?[()”

“好。”

接着没再出声要过东西,乖的不行。

且嬿央喂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,小嘴巴张一张,咬一咬,又闭起来,直到完全吃饱了,翻个身,表示想从嬿央怀里下去了。

嬿央放他下地。

放他下地时,她自己也差不多吃饱了,碗里最后几口便吃的很慢。

“饱了?”祁长晏看她这时吃饭速度,出口一声。

嬿央笑着点点头。

点过头,吃完碗里最后一口不再添饭。

接着他和儿女们还在吃时,她便坐在原地喝茶消食。

韶书是紧随她之后吃完的,吃完跑到她这来,表示想闻闻她杯子里茶叶的味道。

嬿央把杯子凑过去。

韶书靠在她臂弯里伸头闻闻,闻了,说:“阿娘,我也喝一口。”

嬿央表示行啊,喂她一口。

韶书一口直接喝完了,因为杯子里本来也没剩多少茶了。

喝完,韶书看看杯底表示,“我给阿娘再倒!”

捧起杯子噔噔噔去倒茶。

嬿央笑,乐得看女儿来了兴致。

不一会儿,韶书添了茶回来。

祁长晏这时也用完饭了,见此,往后微靠,同时伸了手臂摸摸再次倚到嬿央臂弯里的韶书,摸的是她脑袋,“不给爹爹倒一杯?”

韶书点头,“好。”

祁长晏弯唇。

随后,得了韶书拿来的茶,再次摸摸韶书脑袋。

韶书又站着靠回嬿央臂弯里去。

靠上时,觉得阿娘帮她理了理头发,她忍不住眯眼笑了下。往阿娘身上又靠一靠,欢快的和爹爹说话,“爹爹,我们下午出去玩好不好?”

“想去哪?”

“看龙舟!”

反正有空闲时间,祁长晏当然不会不应。

下午一大家子便看龙舟去了,看完回来时,距离这会儿已经过了两个时辰。

进到家门时,霁徇还惦记着刚刚看得龙舟。记忆尤其深刻之处,是他眼里当时看到翻了的一条船,船划着划着就从竖着变横着了,之后就是越来越歪,直至左右失衡,所有人全都掉到水里。

随后霁徇就看这些人纷纷泅水上岸,他当时看得目不转睛,甚至直到被嬷嬷抱着又往前走了,还要回头看看那些上了岸的人。

这时回了家,小嘴说一说,告诉爹爹有人落水了。

祁长晏笑笑,拍拍他脑门,“他们都会水,

() 也全都安全上岸了,没出事。”

霁徇:“那,那爹爹,船。”

他也想要船,大船。

祁长晏对此挑了眉,但怎么可能给他弄条船去。不说话了,只说:“找哥哥玩去吧。”

接着未管他的不停嘟囔,回房里去。

回到房中,与嬿央一起歇了个午觉。在外面走了一趟怪热的,这时歇歇正好。

一觉醒来,霁徇未再缠着他要船,因为他和哥哥姐姐玩的挺高兴,已经不惦记着船了。

他不闹腾,嬿央和祁长晏也省心些。次日,过了昨天的清闲日子,祁长晏再次去上值。

才上值,就看到沈町过来给了他一个帖子。

祁长晏粗粗看了一眼,说:“你女儿已经满月了?”

“是啊,到时还望大人赏脸来一趟。”沈町笑语。

他都给了帖子了,祁长晏自然去,道好。

二十这日,便和嬿央一起去了。没带孩子们,只夫妻俩过去。

沈町看到二人过来,亲自来迎。

又让自己的夫人抱着孩子来给祁长晏和嬿央看看。

嬿央凑过去看了看沈町夫人怀里的小宝宝,不由得捏了捏她软软的小手,笑道:“可真乖,不哭也不闹的。”

女人抱着孩子摇一摇,笑道:“只要吃饱了,她一般就不哭。”

她说着这句时,嬿央的手恰被小小的孩子握了一根手指,眼睛弯了,便忍不住又逗逗她。

且,再次见到这样小的小女孩,让她想到了韶书。

回程时不免和祁长晏笑着提起,“韶书当初满月时,不如沈町家这个小姑娘大,当初韶书就那么小小一点。”

还有,韶书小时候格外黏她。

祁长晏听她说得,想象不出来韶书当初是多小。

到底那时他在九稽。

“和霁徇比呢?”

“比霁徇要大一点点,但大的也不多。”

“就那么一点大。”嬿央指着自己手臂的一截比了比。

祁长晏看了看,才看,见她想起什么似的,笑了一声。

女人边笑边回忆,“当时满月宴客人才走,韶书便尿了父亲一身,母亲那时看了大笑,父亲虽然脸僵了僵,但最后到底也只是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。”

这么一说,嬿央继而想起许多韶书小时候的事。不自觉间,倒是陷入回忆。那时他不在京里,所以韶书从出生起到虚岁三岁了,都未见过他一面。

不过他虽不在,但韶书小时候是一点不缺人疼的,母亲和父亲都很喜欢韶书,韶书自会走后,也一直和昔姐玩的很好,又有安哥这个哥哥,所以韶书基本是从来没念过他的,只在她或者母亲教她喊爹爹时跟着学舌时会喊一喊,又或者突然兴起时看到大哥逗昔姐,会奶声奶气问一句爹爹呢?问过也是隔天就忘,并未伤心什么的。

她想着想着,再回神是被祁长晏摸了摸手背,且,她已是被男人懒懒揽进臂弯中的姿势。

“想什么?”祁长晏问她。

“想韶书小时候呢。”嬿央说。

说着,弯唇笑了,且抬眸笑意盈盈瞧他,“还记不记得,最初你回来那趟,韶书都不认得你?”

怎么不记得呢,那时,他已经去了九稽三年多。

三年多,未见过孩子们,更未见过她。当然,母亲是给他寄过韶书的画像的,但是其中也只有韶书的,因为只有从韶书生下来他就一直不在,母亲想让他认认韶书。

那夜,他好好看了看那副画像,看着看着,目光又偏向母亲寄来的信。

母亲信上提了韶书许多,还说韶书和嬿央长的很像。

祁长晏心想像吗?

看着画中稚童的眉眼,淡淡的想或许是像的,就像现在,仅仅是看着画中的小娃娃,好像只是看得久一些,嬿央的面貌便能渐渐显现出来一样。

是啊,他和她的这个女儿很像她。

原本,他还以为他几乎已经对她的神情都有些生疏了,三年多,不短不长,但他以为在这三年的忙碌里,心里已经平淡如水。

这些年,好像连有空想起她的时候也少了。

但现在再看这幅画,倒是轻易又想起来了。嘴角意味不明轻轻牵了下,接着把画卷了起来,再次看京里递来的包裹。

包裹里是一些衣物,除此之外就是两封信了,一封母亲的,一封她的。

她的信每回都是和母亲的一起来,从未单独来过。

信上的内容很少,说得也都是孩子的事,偶尔几句提及了其他,也很少很少。

没有多看一遍的必要。

祁长晏随手把信放了,未再看过这个包裹。

其实夫妻间聊孩子的事是很常见的,而且他一去三年多,又忙活的全是政事,平时去信回京的次数更是比嬿央给他的信还要少,又从未提过关于他身边的事,嬿央就算有心想提其他的,提什么呢?

除了孩子,也只能说些天冷天热,让他添衣减衣,以及有涉及夫妻俩需要协商的事,才和他往来商量。

祁长晏或许也明白这点,但终究,或许是三年多的时间将当初心里的念头磨刻的更深,长此以往,不知是真的太忙还是竟已经习惯了一人在这边的索然,对于她信里越来越少涉及俩人事情的情况,也只是平静看着。

事后八月那次回京,不知为何竟突然想问她要不要这回随他去九稽,那句最终未能说出口的话,也没必要再说。

此时,只抓了抓掌心里她的手,又抬眸看她,忽而,搂了她吻了吻。

这个吻一旦开始,不自觉间由男人主导着,好像已经有点长久了,但嬿央的注意力却不在他吻她的唇上,反而是他此时揽在她腰上,还有肩上的手掌。

所以在他摸摸她的肩撤了唇上温度时,不禁笑着往他怀中靠了靠,又下意识,抓了他的掌心到手中。祁长晏顺势包了她的手,同时低笑亲亲她眉心。

笑着,声音却好像有点不明显的另

一种意味,男人摩挲着她的手说:“现在,韶书记得她有个爹爹就行。”

嬿央望他。

望了一会儿,不禁拍了下他的手。韶书现在要是还不记得,那还得了?韶书的忘性也没有那样大。

祁长晏轻轻扯唇。

又过一会儿,心里是早已不介意了,这时便忍不住懒懒摸了摸她腰上。谁让他此时正环着她呢,她在怀中,手掌也就自然而然抚在她腰上了。

嬿央也没特意注意到他这个小动作,于她而言,早已习惯。

此时倒是只靠着他,在马车驾驶晃动间,被他环得浑然忘记偶尔轻微的颠簸。

时间又过一会儿,这时回到郡守府了。

回到府里就看韶书和霁徇站在大门那。

“怎么都站在这?”嬿央下了马车后,不禁问。

韶书:“等阿娘和爹爹啊!”

“竟知道我们是这会儿回来?”

韶书跑过来,“不知道,所以我和弟弟等了好久!”

又说:“阿娘,下次我也要去!”

“不怕过去无聊?”

“那阿娘,无聊吗?”

“还好,但是都是大人,没看见几个小孩。”

“……哦,那好吧。”

“那和弟弟上回的满月宴一样吗?”

“差不多,但他家今天比弟弟那回人多。”

“因为他家亲戚多?”韶书想一想,问。

“也可以这么说。”主要沈家人都是京里人,来邯辅过满月宴方便,所以也可以说人多是因为亲戚来的多。

韶书明白了,哦一声。

哦过,霁徇插话进来,探头,“姐姐,说我吗?”

“嗯,说你。”

“我乖。”

“没说你不乖呀。”

“我在说你当初满月的事,你当初……”韶书对着小霁徇边走边说,声音一直到进了内院才停。!

芋孚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:

希望你也喜欢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