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设置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大国崛起1980 > 第 19 章 三章合一

第 19 章 三章合一

这年头的邮递速度还很慢,电话电视又不普及,更没有网络,所以许如意根本就不知道,自己的一篇文章,第一天就在京市制造业这个小圈子里搅起了多少浪花,更不知道,她已经被很多人记住并且好奇了。

这会儿的许如意,刚刚送走了一公交车的领导厂长,累的真是一句话都不想多说。

姜红看着她都想笑:“我是第一次瞧见你有精力不足的时候。除了技术好,你知道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吗?”

许如意没力气地眨眨眼,摇不动头了,好沉。

姜红也不在意,“特别有精神,特别不服输。我还以为你铁打的呢。行了,你还上班吗?直接回家吧。我扶你回去。”

许如意还没说话,郭培生直接说:“回去休息吧。这是连续熬了一星期了,我看也就没睡几个小时,回去好好休息,剩下的交给我!”

这些细节处理,郭培生其实远比许如意要在行,她放心的很,于是点点头,跟姜红两个人慢慢往家走去。

不过两个人路上也没闲着,许如意先开的口:“第二篇报道你想好断在哪里了吗?”

对的,就是这么底气足,别人采访是怕资料不够用,燎原厂这边是太丰富了,一篇文章根本写不完,完全写不完,只能找个合适的地方断掉。

姜红本来想让她歇歇的,但许如意太鬼了,这话题她这么可能不想讨论,要知道,第一篇断的地方就是许如意建议的,连主编都说:“想骂又想看。”

姜红是忍了又忍才说:“许如意,你不怕累死!等你休息好了再聊吧,我还坐了一夜车呢。”

许如意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
燎原厂的家属区离着厂区并不远,没几步就到了,这会儿还是暑假呢,孩子们都没课,满大街玩。

不过今天跟平时还不太一样,平日里许如意过去,最多有人叫一声如意姐姐,而且也不多。

但今天,许如意一出现,几乎立刻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,先是跳皮筋的小姑娘本来都到了举大顶了,愣是停了下来甜甜地叫了一声如意姐姐回来了。

这一声仿佛拉开了序幕,街上的小朋友们,爬树的,爬墙的,玩乒乓球的,玩玻璃珠的,还有砸沙包跳格子的,几乎都开始跟许如意打招呼。

家属区离得这么近,中午工人们可是回家吃饭的,今天那势头,一瞧就是大有可能,这可是燎原厂两个月来,第一次来活!谁能不高兴?

自然在饭桌上说的也热闹,如今小朋友都知道了,那个漂亮的如意姐姐请了六个厂长来,他们都想跟燎原厂合作!

继发了半个月工资后,燎原厂说不定能挣很多钱了,到时候就会发工资买好吃的,像上次一样吃肉——而且爸妈们都已经答应了,以后这种吃大肉的时候,不放豆橛子!

谁能不喜欢许如意?!

“如意姐姐!”

“如意姐姐!”

这一声声的,别说许如意了,就连没

被喊的姜红,也听着高兴,清亮亮地真好听啊!

还有跑得快的,直接就跑去了许如意家,报信去了:“吉祥姐姐,如意姐姐回来了!”

许吉祥和许为民今天回来的早,都在家呢,一听见立刻就出来了,一打眼就看出来许如意累,许吉祥直接过去扶着许如意,顺便跟姜红打招呼:“姜编辑,您过来啦!”

姜红点头:“你们厂这么大动静,我过来采访。好香啊,什么味?”

姜红来许如意家里除了想跟她聊聊工作外,其实也有自己的小心思。

许如意家的饭菜太好吃了,许为民不知道怎么学的,这么小年纪,手艺出众,她回了京市还念念不忘。

许吉祥立刻说:“我哥买了大棒骨,说是今晚上啃骨头吃火锅,姜编辑,留下一起吃吧。”

姜红倒是吃过火锅,京市的牛羊肉馆子里就有,但家里却没弄过,当即很好奇,也不客气:“那好,我饭票交你们家了,我还带了香槟,咱们一起喝。”

香槟?一提这个许吉祥立刻摇头,“我们没成年呢,不能喝酒。”

姜红就说:“不是酒,是一种女士饮料,葡萄汁做的,装在跟啤酒一样的玻璃瓶里,最近很流行,我带两瓶,咱们都尝尝。”

这年头的饮料就是橘子汽水,香槟还真没见过,许吉祥还没怎么样,许为民这位大厨已经兴奋了,立刻点头:“好!”

许如意累的脑袋疼,而且又困,进屋就先窝着补觉去了,反正这火锅,她带着已经吃过两次,他俩完全会弄。

许吉祥半路上还进屋看了看,瞧见许如意沾床就睡,帮她把门关上了。

这一觉睡得黑甜,连梦都没做,许如意是被香味吵醒的,抬头看窗外,许为民已经将桌子搬到了院子里,早就点好的煤炭炉子上面放着个铜盆,如今正汩汩的冒着气,香味就是从那里传来的。

许如意出去的时候,许为民正跟姜红介绍小料:“香菜葱花辣椒碎芝麻酱醋酱油白糖,这个是麻油,就是花椒油,麻麻的。”

姜红可兴奋呢:“你们一般怎么吃?”

许吉祥立刻说:“我每个都放点,很好吃的。”

许为民嫌弃她:“你是吃肉就行,根本不管味道,这个要看你喜欢什么了,喜欢鲜甜一点的,就加点糖,喜欢味道厚重的,一定要多放麻汁酱,不是各个都要放的。”

姜红一听想了想,于是按着自己的法子略略调了料,扭头就瞧见了许如意,忍不住说:“你们家可了不得,各个有绝活,这丫头上次来对旧书还一知半解,今天就头头是道了。”

这事儿许如意知道,上次《基督山复仇记》卖出去60块钱,许吉祥就上了心,专门又去肃南大学蹲点,找到了那位老师,问他需要什么样的书籍。

老爷子大概没见过这样古灵精怪胆子又大的小姑娘,竟是真的跟她交流起来了,不但跟她讲了那套书各个版本的发行历史,还让她把自己收到的书拿过来,替她长眼。

于是,许如意

这个半瓶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有这样的老师教导,许吉祥怎么可能没长进?

不过,许吉祥可不觉得,立刻说:“那还是我姐最厉害。”

许为民也是一脸赞同,姜红哑然失笑。

这一顿自然是吃得很尽兴,不但带来的两瓶香槟喝完了,许吉祥还跑去小卖部买了两瓶橘子汁,也都喝完了。

姜红干脆住在了许如意家,不过第二天,姜红就起了个大早,她直接跟着张元和刘晓红团队,去了刀厂,实地采访去了。

许如意则睡了个懒觉,总算有了些精神,才去了厂里。

今天厂里的通知栏,最新一期锅炉报已经贴上去了,看门的王石头趁机跟她说:“刚刚大家上班的时候,都围着看了,我就听了三遍,厂长,你可真厉害。”

随后她就去了技术科,今天早上,技术科和供销科的人都去了各家厂子,办公室的也带着锅炉报开始送报纸,所以楼上显得格外安静。

许如意进门的时候,徐磊正在她整理的锅炉培训资料,就问:“这个培训,你准备让谁来?”

这个人得懂技术,口才还得好,许如意自己很合适,但她实在是太忙了,根本顾不上。

本以为肯定会被推辞,哪里想到,徐磊说:“你看我怎么样?”

许如意是真吃惊,当时说让技术科来讲解的时候,徐磊的表情还历历在目,后来他带队去车间练习,用张美义的话说:“看着都不咋愿意,不知道行不行?”

现在居然主动了?!

许如意立刻点头:“那可太好了!不过我没想到。”

徐磊自然知道她说的什么意思,笑着说:“原先是觉得挺难的,可试了试发现,好像也不怎么难,而且讲的磕巴点,慢点,人家也不会笑话你,就放松了。”

“再说,现在全厂都干起来了,有力不出,我可坐不住!”

这事儿自然就定了。

不过讲课还是有技巧的,平铺直叙,生搬硬套,就算说的是警示名言,也有人听不进去,许如意讲故事的能力可是被训练出来的,自然给他讲了讲心得。

什么先声夺人,什么反其道而行之,什么笑话穿插之类的,听得徐磊是大感意外,还能这么讲课呢?

他突然想到了怎么辅导功课都不听的自家闺女徐蕾蕾,立刻下了决定,就拿她练手了。

至于徐蕾蕾日后专门跑到许如意面前,唱了首歌表示感谢许如意救她于苦海,那都是后话了。

许如意跟徐磊讲了一天,简直口干舌燥,等着下午快戏班的时候,办公室送报纸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。

大部分表情还行,也有人脸色不太好,最难看就是李远征,进门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生闷气。

邬汇雍问:“这是怎么了?”

李远征气呼呼地说:“还不是夹具厂,我这送了六家,虽然他们没来,但都挺热情的,接了报纸还问东问西,很感兴趣,就夹具厂,那个办公室主任我一进去

就说话不太客气(),我寻思?()_[((),咱们是找人合作,脾气得好,一直陪着笑脸。”

“他又是问那天大家来燎原厂聊的怎么样,又是问如今有谁跟我们确定合作了,我说没有,他就在那儿笑。”

“我气得不得了,寻思报纸不给他了,他倒好,还跟我要,结果出门的时候,就听见他在那儿说,说……”

连说了两个说的,可他还是没把那话说出口,显然不怎么好听。

办公楼就这么点大,他们一说话许如意就在斜对过的技术科听见了,这会儿直接问:“他们说什么?”

李远征是真不愿意说,但许如意问了,他就老实说了,“我就原样学,你可别生气。他说有点成绩就嘚瑟,这种人上得快倒得快!”

这就是人身攻击了,邬汇雍现在可是回护许如意的很,立刻就说:“这家伙怎么说话的!不行我找他理论去。”

许如意一把把人拦了,“没事,他们想看就让他们看,等着咱们飞上天,他们只能仰头看了。”

“行了,忙了一天了,赶紧的,都回去休息吧。”

李远征点点头:“我也知道,咱锅炉报发了稿子和报道,市局也支持,几家厂子也都很认同咱们,肯定是越过越好,我就好好干活,以后有机会,我非笑死他们不可。”

一般领导听见这话,肯定是说中庸之道,不能带着个人情绪工作。

不过许如意她本就不是个讲规矩的人,非但没生气,还说呢:“那以后有机会,我肯定派你去。”

李远征本来还生气呢,这会儿直接乐了,“好!”

这么一来,本来还挺低落的办公室情绪,瞬间又高昂起来,下班的时候,又是生龙活虎了。

跟许如意学了一天口才的徐磊,忍不住摇摇头:“学无止境啊。”

随后的几天,燎原厂格外的忙碌,因为六家厂子的实地考察已经结束了,大家都带回了第一手资料,自然要根据每家厂子的习惯,而给出更细化的方案,许如意带着技术科,几乎住在了厂里。

第一个给出方案的,就是老山将刀厂——他们是第一个报名的,也是第一个愿意合作的,自然排在了第一。

张元他们的意思是,要不要许如意直接带队过去讲一讲,毕竟这里面大部分的想法都是许如意的。

许如意拒绝了,非但没带队,还让他们把方案放下直接回来。

张元都有点蒙:“不用我们讲行吗?”

刘晓红倒是品出味儿来了,“您是给他们时间,让他们自己衡量这个方案好不好,值不值?”

许如意点头,“就是这意思,让他们全厂研究,去打听去问去找专家,来评估这个方案值不值得。”

可刘晓红不太赞同:“万一拿了方案就把咱们踹开了呢。”

虽然都是国营厂,但不讲究的人也是有的。

许如意自然知道这点,如果是在她的年代,她是肯定会按着程序一步步来的,但现在,整体环境比较好,还没有被金

() 钱至上不顾底线,绝大部分人还是很真诚实在的。

另外,燎原厂的情况也不一样,它原先的名声不好,虽然又是发文章又报道又是给他们现场讲,但这么大的改造,人家肯定会多想。

还不如全盘托出直接让他们考虑全面清楚,最终坚定了,两边再谈。

她话说了,刘晓红想想点点头:“我明白了,我这就去送。”

这个行为,显然也让张清江很感动,许如意居然直接把方案给他们了——比之这份方案的详细程度,燎原厂那天张元跟他说的,简直就像是个大纲。

细化到什么程度?

譬如他们要改造炉膛的形状,甚至将他们原有结构全部画了出来,标注了不合理部分,再画出了将要改造的图纸,并一一注明每个改动的意义。

“炉顶都是直角,所有应力都集中在拱角位置,这样极容易损坏,现在改为了一体化的混凝土框架……图一……图二……”

“砌筑方法……”

“结渣问题……”

他们提到的所有问题,在上面都有了解决办法,燎原厂完全没有藏着掖着,就这么大大咧咧拿给他看了。

如果这不是诚意,还有什么是诚意?如果这不是水平,还有什么是水平?

别说他了,整个刀厂的领导层都是很感动又认同的,他问:“我思来想去,觉得没有什么不放心的。”

孟山盯着厚厚一沓子的改造方案,摇摇头:“我也没什么意见。”

张清江再看其他人,几乎所有人都点了头。

张清江就说:“那就签了吧。”

老山将刀厂是第一个和燎原厂合作的,许如意特别重视,专门还打了一份三式的合同出来,上面还写着燎原厂第二号合同,张清江就问:“怎么是个二号呢?我们不是第一个签的吗?”

许如意就说:“我给大成厂补了一个渗碳炉维修合同,他们是第一个相信我们,敢于用我们的厂家,这个一号非他们莫属,不过您的二号也很有意义的。”

张清江笑着说:“我怎么觉得,这以后还有纪念意义呢。”

许如意大言不惭:“说不定呢,您看我也挺能折腾的。”

张清江居然真信了,“那我一定好好保存,到时候跟人家炫耀炫耀。”

张维局长自然也来了,她可是发现了,许如意虽然干事的时候很成熟,平日里可是真活泼。

本来他们机械局都是制造业的,大家都是出力的性子,话少得很,一开会黑压压一片,每个人脸上都是严肃表情,多少年也没听见句俏皮话。

如今却被带的活泼了不少,就连张清江这个刀匠都能开玩笑了,她直接说:“你怎么花样这么多呢?”

许如意就问:“那张厂长喜欢这个花样吗?”

还别说,虽然这会儿合同不普及,也没什么律师可以咨询,可合同代表了约束,代表了燎原厂的诚意,张清江瞧着盖着公章的一沓子纸,就是觉得放心。

张维只能摇摇头,哎呀,她看着可是太高兴了。

张清江签合同后,陆陆续续地,邱勇和步前进他们都签了合同,用刘福生的话说:这群人怎么想的?

张清江跟他关系不错,还劝了劝:“燎原厂真的不错,考虑问题非常周到,而且前十名人工费还能打八折,你们要是想改,赶紧的。”

刘福生对此只有一句话:“我们也跟北河省锅炉厂定了,用不着。”

签了合同就开工了,整个燎原厂更忙活,同时,锅炉报那边的反馈越来越多。

姜红早就想到,报纸一出,许如意解决了大家都解决不了的困难,燎原厂从落后到奋发图强,哪一个都会让人受到鼓舞,肯定会引起共鸣和关注的。

可她万万没想到,这关注会来的如此的快!如此的猛烈!

从周二出刊开始,他们就接到了电话,一开始那几天是一两通,都是京市和附近城市的工厂打来的。

“京市锅炉厂专门打了电话给我们,让我们帮忙转达对你的谢意,你的文章对他们帮助很大。”

“此外京市化肥厂,他们说自己的锅炉蛇形管最近也漏了,正想办法修补,就看到了你的文章,真是帮了大忙。”

“还有京市螺丝厂的厂长打了电话过来,说你从这些现象就能看出可能是清脆的问题,非常专业,同时说,如果还有困难,他们可以为大成厂提供帮助!”

许如意也没在意,这也没几个啊。

但这两天就不一样了,一天电话就有十几通,而且还收到了信件——足足二十六封!

姜红是个稳重的人,虽然她尽量压住情绪,可许如意还是听出了她的激动。

“如意,电话很贵的。我们原先发了那么多稿子,可能会偶尔有人打电话来,但从来没有这么多电话,你知道些电话背后是什么吗?代表着同时最少有上百封信件寄出来,今天是二十六封信,明天可能就是一百二十六封,我们的祖国太大了,邮寄过来是需要时间的,但现在,开始了。”

“你要做好准备,真的不一样了。“

事实也是如此。

似乎一下子,影响力就到了肃南市。

燎原厂也开始接到了电话,并不多,毕竟这年头电话并不普及,但分量极重,大多数是各地的锅炉厂。

郭培生拿着他的小本本,直接跑到了许如意的办公室里,小老头高兴的手舞足蹈:“京市锅炉厂,东北锅炉厂,华南锅炉厂,他们都打了电话过来,说文章很有用,对他们很有帮助,谢谢咱们。”

“他们还说,欢迎我们去交流,如果有什么转产方面的问题,愿意提供帮助。”

这几天其实已经好消息够多了,可郭培生万万没想到,还有更好的消息。

他们本来就是机械厂转产锅炉厂,许如意有技术有能力,但是很多东西光靠她一人是不够的,工人的培训,技术人员的进修,设备的更新换代,原材料的采购,这些都需要门路。

原先他们只顾着

吃饭,如今他们开始挣钱了,缓过劲儿来了,郭培生自然想到了这些。

前几天他还愁如何解决这些许如意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,今天人家就送枕头来了。

他太明白了,这就是人家的感谢,谢谢许如意无私的分享了技术,为他们提高了成功率,节省了成本,郭培生直接将联系本给了许如意:“咱们商量商量吧,怎么跟人家联系联系。”

随后连大成厂那边都开始收到电话了。

第一个打给苏国强的不是别人,正是跟他们合作的妙音音响厂。

音响厂的厂长高爱林的声音就跟他们家的音响一样,又洪亮又清晰:“老苏啊,你们厂上报纸了,你知不知道?!”

苏国强当然知道,许如意拿到报纸第二天,就带着京市螺丝厂的消息,把报纸送给了他。

他借此还跟京市螺丝厂取得了联系,那可是首都地界的厂子,人才多,技术更全面,虽然他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,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问题,这可是人脉!

因此,他由衷为许如意高兴,回答也很自豪:“我当然知道。你怎么知道的?”

高爱林直接说:“我正在海市出差,我们听说这边有许多新的百货大楼,我们想把音响放进去,来推销一下。”

“你不知道,现在音响厂太多了,老百姓家的日子好了,都愿意买个双喇叭,买个黑胶机,放在家里气派好看,我们一说人家负责人就摆手,说是没名额。”

“我们都以为没可能了,结果他看到我们厂的名字,就问你们是不是大成螺丝厂供货?我一听就觉得奇怪,这远在海市怎么知道这个?结果我一应,他反倒是更兴奋了,一个劲儿问我们,你们螺丝断裂的原因找到了吗?是不是氢脆。还拿出了一张锅炉报,我这一看,这才知道怎么回事。”

“原来他对象就是海市锅炉厂的,恰好看到了这报道。人家问我们解决问题了吗?现在怎么样,我这不聊上了吗?哎呀,老苏,你们可帮了我们大忙了。等见面我请你吃饭。”

如果说京市螺丝厂苏国强觉得是意外之喜,这通电话让他意识到了这篇文章的厉害,但随后两天,他陆续接到了不少热心读者信件,有的问他后续如何,有的给他分析具体原因,他才知道,这就叫轰动。

当然,既然能打给苏国强,自然也有人发动关系,去问问认识的肃南市的朋友们。

所以,不但是张清江、邱勇、步前进他们接到了探听地电话:“你们那个燎原厂怎么回事?怎么突然就从后进变先进了?”

同时还有夹具厂。

最气人的是,刘福生接到的是北河省锅炉厂的电话,厂长孙二虎问他:“这许如意挺厉害啊,那法子可是解决了我们大问题,这人你熟吗?下次能不能引荐一下。”

刘福生:……

最后才是市局。

这事儿许如意自然早跟张维报备过,张维在会议上,还说了这事儿,如果有问的,让各厂配合,如果有电话或者信件,也要妥善对待。

但肉眼可见,武大成虽然看到了燎原厂真的进步了,可对一个报纸报道能够引起什么,根本意识不到。()

他只觉得,既然如此,燎原厂的臭名声,也算是摘掉了,那么我同意,将燎原厂从这次的分流名单上拿下来。

?大江流的作品《大国崛起1980》最新章节由??全网首发更新,域名[(()

别的没说,那意思也很明白:没多大用处。

开完会,武大成就去了省厅——市里的年中经济会议已经开完了,省厅最近才开始。

这个会他已经参加过两年,很知道流程了——肃南市的重工业一直不显山不露水,比之省城东阳市的机床厂、炼油厂,比之江州市的水泥厂、化工厂等等,他们差太多了。

所以这样的会议,都是陪跑的,老实听会就行了。

可没想到的是,这天会议结束后,省厅陆巡副厅长专门叫住了他,武大成还以为是什么事,没想到陆厅长居然说的是:“锅炉报的文章和报道我看了,这个燎原厂你了解吗?”

武大成的脑袋在那一刻是蒙的,为什么陆厅长都知道了?

他就想起了张维今早在会上的话:“咱们肃南市的制造业,如今温温吞吞,高不成低不就,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。但现在燎原厂的出现,让肃南市进入了大众的眼帘,我们就要跟上,推出一个明星企业,带动一群明星企业。”

他那会儿不以为意,现在却冷汗涟涟。

好在,武大成虽然有偏见,可业务能力是相当不错的,尤其是,他主抓企业分流,燎原厂排名第一,本来就没少下功夫,对燎原厂被锅炉报曝光这事儿了如指掌,随后又被张维带着去了燎原厂了解了他们如何改造锅炉,对后面的事儿也清楚。

所以,只是蒙了一下子,随后就打起了精神,把事情原原本本详细说了一遍,没想到的是,陆厅长说的是:“全力协助燎原厂打好这次翻身仗!”

武大成回去的时候,人都处于一种自我怀疑的状态。

上次去燎原厂之后,他是改观了,可就算许如意厉害,燎原厂这个基础,能折腾成什么样?

最多就是接点维修改造的活,等着他们锅炉重新设计出来,如果需要的话,会有人订购。

救活而已。

但报纸的力量真的这么强大吗?连省厅都知道了,而且要全力支持,难到真能如张局所说,一个明星企业带动一群明星企业吗?

他原先是不信,现在则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机会的来临,这……时代真的不同了,是他目光短浅了。

等着到了市局,下了车,武大成已经目光清明,直接跟秘书说:“通知刘福生他们,来开个会,就……”他看了一眼表,这会儿已经是下午五点了,按理说都已经下班了,可还是说:“六点半,我在会议室等他们。”

而他,直接去了张维的办公室,张维还没下班,瞧见武大成急匆匆上来,还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传达,没想到武大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陆厅长问燎原厂了。”

许如意今天一下班,就瞧见了许为民在忙活

() ,许吉祥一脸疑惑地坐在那儿不知道想什么。

许如意拿着毛巾一边拍打身上的尘土,一边问:“怎么了?”

许吉祥这才说:“有点不理解。我昨天收了几本书,拿去肃南大学给老师看,没想到老师一瞧见其中一本书就挺激动的,说是他送出去的,硬是塞给了我二十块钱,然后就把我赶出来了,一句话都没多说。”

她伸出手,手里还捏着两张大团结,“这书我论斤买的,也就几分钱的本钱,给这些钱太多了,而且,怎么这么激动啊,他没事吧,我有点担心。”

“什么书啊,里面写的什么?能一眼认出是自己送的?”

他们卖旧书,许如意可是有要求的,卖出去之前,自己也要看看,一方面是增长见识,另一方面是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,怎么可能知道价值?

所以许吉祥自然知道:“是一本《月下小景》,上面写着山高水长再会有期,没有署名。挺普通的,但老师好像很失落,又很高兴。”

“挺复杂的表情。”

许如意叹口气,这才说:“你们忘了这本书同名文里面的一句话吗?‘龙应该藏在云里,你应该藏在心里’,这是写给喜欢的女孩的吧。”

许吉祥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:“怪不得。”

“他看到了送给故人的书所以高兴,可想到自己藏了心意的书被卖了,不知道故人是去世还是忘了他,所以难过。”

谁能想到是一个感伤故事呢。

一时间,屋子里就有点沉默,许如意站起来说:“行了,那个年代,悲欢离合,都是常事,他们比我们看得开,别多想了。”

许为民立刻应了,开始端饭,唯有许吉祥还没动,显然还沉浸在当中,姐弟俩也没催她。

到了晚上,许家照就是一起学习。

已经进了八月,许如意要求他们收收心,看看课本,准备上学,做饭和收旧书只能放在业余时间。

所以最近连许吉祥都是在看课本。

可今天,她显然没进入状态,半天也没翻一页,许如意也没催她。

等着关灯入睡了,她也没睡着,翻来覆去的一直到半夜,许如意实在是受不了,只能说:“你想什么呢,咱俩聊聊。”

许吉祥这才小声问她:“姐,我记得那本书是从哪里收来的,你说我去打听打听怎么样?那本书的寄言是1938年写的,都已经四十多年了,还能碰到,我想去问问。”

“就算是他们见惯了悲欢离合,早有预料,可也会想知道,对方的消息吧。”

许如意叹口气,也没拦着:“那就去。”

屋子里这才安静下来,可因着这个,第二天她也没大有精神,正好最近的事儿都处理好了,该忙的都撒出去了,上午没事,不用动脑可以歇歇。

没想到一到厂门口,李远征就迎了过来:“厂长,今天真是奇怪了,除了刘福生,赵光群、王爱山、熊广涛他们六个厂长一起来了,现在都在办公室里坐着呢。”

这几位许如意可记忆深刻,就是那天不愿意来的厂长们,李远征说:“邬主任正问呢,让我拦着您,慢点上去,他先问清楚,看他们有什么企图!”!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